没想到自己初来乍到,会受到如此隆重的迎接,他关切地问道:
“你们都来了,这里火箭弹的研究难道都停下了吗?”
为首的青年头领道:
“将军,并没有停止,火箭的试验正在进行,我们都是各个营寨的头领,奉命前来迎接将军。”
纳鲁尼苏:
“我不需要迎接,你们各自坚守岗位,这几天都不要来打扰我。回头我来找你们,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即可。”
那位头领一听,与其余人对视一眼,无奈之下只好退守一旁。
纳鲁尼苏继续往前走,领路的向导直接把他带到了自己的草庐里。看到这座草庐,纳鲁尼苏想到了响水邑大峡谷后面的那座营寨。
推门进了草炉里,里面的家具一应俱全,甚至还有许多从临安运来的东西,诸如瓷器茶壶、最新款的留声机、手电筒、圆珠笔等等。
最让纳鲁尼苏感到惊奇的是,这草炉里所用居然不是油灯,而是电灯。这让纳鲁尼苏非常好奇,它对于发电机的原理颇有了解,但是在这座海岛上拿什么来发电?
纳鲁尼苏想着他包袱里的那一大摞关于导弹的资料,他不懂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离开恩师几年,自己便落后成这样,看来不用功是不行了。
正在帮忙纳鲁尼苏整理房间的随从,看到他望着电灯出神,解释着说:
“将军,要说这发电机可真是神奇,据说还是远在临安的君上给出的主意,让咱们在海岛的东边海湾里修了两道大闸门,等到涨潮的时候海水灌入海湾,退潮的时候,把闸门一关海湾里的水足够发电两天。”
这名士卒轻描淡写的描述,纳鲁尼苏虽然没有亲自去看发电机组,但是这个巧妙的应用,他一听就明白了。他不由得不赞叹,恩师远在千里之外,就能够洞悉这里的一切。真不愧是恩师呀。
不一会儿军中的氏族来了十几人,七手八脚,片刻之后就把那鲁尼苏房间里收拾的妥妥帖帖,床铺也给他收拾好了。纳鲁尼苏坐在窗前感受一下书桌的位置,打开小轩窗,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海,甚至隐约听到潮水的声音。
一位管事的老兵看到纳鲁尼苏的房间灯还开着便道:
“将军这里发电不易,太阳已经出来了,为了节约用电,我们还是把电灯关了吧!”
纳鲁尼书很是赞同,要节约用电,于是他便点点头。等到士兵们都退出房间,那鲁尼斯关上房门,开始研究恩师给他的资料。
恩师草拟的关于火箭弹的技术,其实看起来深入浅出,没有什么高深的难度,也没有看起来让人头疼的数据。这一切都建立在重新试验的基础上,恩师的重点在于把火箭弹的原理以及制导系统的原理给讲清楚。
纳鲁尼苏是极其聪明的人,他才读了一遍这些材料,便对这一门武器的运用有了大致的了解。当然这只是入门的了解,只是宏观上的了解,若要真正的造出火箭,必然要历经千辛万苦。
好在刚来的时候他就听说,水西大学堂的生源们早就按照恩师的描述开始试验火箭弹,而且有了初步的成功,现在的主要难题在于制导系统很难制造出来。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