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4/385章 驴粪蛋蛋表面光(1 / 2)骑着三轮去火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眼看着现场各大单位,都在积极认领三十里铺大队的在建项目。

那些负责人一个个的,跟打了鸡....血也似的!

都巴不得抢到一個项目,好为自己的单位搞出一个、能展示本单位年度工作业绩的脸面工程!

奈何,僧多粥少。

为此。

在场的各单位负责人,甚至不惜开始亲自上阵与同僚争抢。

看那他们架势!

每个人都是志在必得,下定决心排除万难,那是铁了心的,非得替本单位抢到一个项目不行!

场面激烈,堪比老头老太免费抢鸡蛋!

又好似群众们在供销社的百货门市里,抢那些紧俏商品。

那是拼了命的往前涌啊,人人争先恐后,谁还会客气!

以至于发展到后来。

整个场面就彻彻底底失控了,抢来抢去,结果大家脑子一昏...

抢昏了头的这些单位负责人,他们就老连三十里铺饭店门口的那座小花园。

都被“脂米县林木苗管理站”,和“脂米县种子管理办”。

这两家单位,给联手抢了去...

这下...好了!

搞的三十里铺饭店想盖座小花园,都不用自己掏一分钱!

修建花坛的砖石水泥,有单位会拨款援建,栽培苗木的营养土,有人会给拉到地头。

就连移栽各种花卉苗木。

那也无需三十里铺饭店操心、更不用掏一分钱了!

自有热心的兄弟单位,给一把包圆!

公家的钱么。

包厢里抢项目,各单位负责人个个汗流浃背,真真抢了个六亲不认、七窍生烟!

其热情程度。

跟几十对失独夫妇,同时去福利院争着、抢着认领那种特别聪慧,特别漂亮的孤儿似的!

一个个的。

好像生怕下手慢了,就只能捞到歪瓜裂枣一般...

各局级单位负责人,在那里面红耳赤的争抢项目。

老支书和大队长,则如同木雕般坐在椅子上。

两人目瞪口呆,直愣愣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幕、让人不可思议的奇葩场景...

宛如犯了失语症,震惊的竟然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而妇女队长,则在旁边捂着她自个儿的嘴。

双肩耸动,胸前颤巍巍...

——她这是在偷笑呢!

犹如一只偷鸡得手的漂亮狐狸。

包厢里一片混乱,大家心思各异,反观这些人当中,其中职务最高的单主任。

他反而好像一个无事人一般,只是举着茶盏在那里,一边时不时撮上一小口绿茶。

一边饶有兴趣的,就那么看着现付下属的各单位负责人,大家伙你争我抢,争的个面红耳赤!

或许在场的白珍珍以为:

位高权重的单主任都没表态,那些各单位负责人,怎么就敢这么争抢呢?

他们,也不怕单主任生气吗?

其实,并不会。

现在这些单位负责人争抢的、是属于他们自己所属的系统,他们自个树立的模范工程项目。

而单主任。

他则只管“脂米县某某某示范工程”的评选工作....这是不搭界的两套东西。

分工不同。

更何况。

现在由这些单位负责人出面、让他们先出手去争抢项目。

到了年底,这些项目成功了...其中自然少不了属于单主任的那份功劳。

若是项目失败?

嘿嘿...那是他们本系统的工作失误,关单主任多大个事?

顶大落个“监管工作不够全面,在督导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望日后改进”的评语罢了...

这连罚酒一杯都不如,多大点事!

包厢里这些个系统的负责人,他们拼了命的要抢项目。

其实。

人家并不是出于什么拍须溜马的目的...真的,至少不完全是。

而是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有他们各自的年度工作绩效要求。

每年到了年中、和年终的时候。

这些工作成绩,不仅要往县府里汇报,而且还得往俞林专区地区管理委员会上报。

甚至一些业绩突出的项目,还得往省上报!

就好比县农业局,它今年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可喜成绩?

那是得往市农业局上报、并与其他县里的农业局之间,进行工作业绩横向评比的。

而市农业局。

则会在这些单位当中,评选出“农业工作年度先进单位”、“xx年度农业建设工作第1名”之类的奖项。

成绩突出的项目,甚至还能获得‘省级先进’这样的荣誉。

因此。

这些单位负责人。

他们的肩膀上各自都有业绩要求压身,他们都想给自己的单位,争点脸面、争取荣誉。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三十里铺大队,有着这样的优质项目。

那还客气个甚!

不抢,能行?

不抢的话...难道等着到了年底,好当个工作后进分子?

难道挨上级部门的点名批评,很光彩啊?

啥重要?

单位的荣誉最重要,单位领导的脸面最重要!

而至于说。

争抢到了项目,那是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是需要往下拨款去支援这些项目的...

嘁...那有啥大不了的?

反正每年的专项资金,不是给这个大队、就得给那个大队...既然如此,给谁不是给?

公家的钱么!

更何况。

人家三十里铺大队,拥有那么雄厚的靠山...不是,三十里铺大队的这些项目。

实在是太优质了!

总工会、总妇联都在向人家三十里铺下订单...难道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等到包厢里乱糟糟、吵吵闹闹,足足整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总算清静了!!

等到曲终人散,众人各自散去。

回到吉普车上。

坐在司机后面位置上的单主任,他的情绪,明显稍稍有点低落...

只见他低着头,用一只手掌放在自己的太阳穴上,就那么缓缓揉捏。

一言不发...

眼看气氛有点不太对,很有眼色的桑汴熙赶紧打开车门往下溜!

“主任,您先回,我还得去三十里铺饭店,完成一项专访任务...主任您慢走!”

‘砰’的一声。

这家伙把车门轻轻关上,一溜烟的跑了...

至此。

吉普车里就只剩下驾驶员,和单主任二人了。

至于先前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老张?

估计自知留在这里,只会自讨没趣的他,早就自个儿先坐过路班车溜了。

“主任,我们是直接回脂米县城,还是...?”驾驶员小马问。

“别急,我得想些问题...你慢慢往脂米开,不着急回。”

吉普车发动之后,缓缓往米直线方向行驶。

小车往前行驶了一段距离之后。

驾驶员小马小心翼翼的开口问,“主任,我有件事老是想不明白...我能不能向您请教一下?”

“说吧。”

“主任,我看三十里铺饭店门口,那块大石头上面的题词...?”

单主任微微睁眼,“小马啊,那不是一般的石头,那叫泰山石。至于上面的题词,怎么了?”

“主任,上面的题词为什么不像别的集体饭店、立在路边上的大招牌那样,直接写上他们饭店的名字呢?”

“哦,你想问的是这个啊?”

单主任微微一笑,“难怪你想不明白。呵呵...这也不怪你,不到一定的层级、没有很高的认知水平的人。

肯定是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的。”

如果仅仅只写上三十里铺集体饭店的名字,那属于战术层面,这样做,未免...落了下乘。

单主任笑笑,“与此同时,那位领导这样做,也有出于稳妥方面的考量。

像这样题词。

无论三十里铺以后是个什么样子,领导都不沾因果...你能明白其中道理吗?”

小马点头,“原来如此!嗯,我明白了,谢谢主任替我解惑。”

主任说的意思,小马确实能理解:以后就算三十里铺一直遵纪守法、生意红红火火的。

那又怎么样呢?

人家那位领导,又不需要一个小小的村级饭店往他脸上贴金。

——完全够不着嘛!

因此人家领导的用意,主要还是在预防万一:

万一三十里铺饭店管理不善、倒闭了。

甚至是捣下了什么天大的乱子,做了一些违反原则、甚至是违法的事情。

那么三十里铺饭店所造成的一切负面影响,就仅限于三十里铺饭店自身。

如此一来。

不会有人说他在知人、识人、用人方面...存在失误。

向小马解释了一番之后。

单主任摆摆手。

“先不说这个了,这些东西所涉及的层面,实在是太高。

别说你触碰不到,就连省里的,都还隔着好几座大山哩。”

只见单主任满是疲倦的抬起头。

“小马啊,先前在白家沟大队的时候,我让你观察的事,究竟怎么样了啊?”

“和其他生产队差不多,白家沟大队这边,也是爱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有点严重。”

司机小马边开车边回道,“中午在大队部吃饭的时候,坐在主任您周围的那些乡亲。

其实都是白家沟大队,他们自个儿的生产队干部,要不就是社员代表。”

“他们吃的东西,和我们确实是一样的,都是羊肉饸烙面。

只不过炊事员同志,在给我们打臊子的时候,舀的是两勺羊肉,而他们则只有一勺。”

小马开口道。

“他们的臊子要少些,这其实还是小事。

而越过这群人往外走,距离主任您所在的位置越远,那边的饭食就越差。

主任...您可能想象不来,在大院外面蹲着吃饭的那些乡亲,他们吃的是甚?”

“哦?”

单主任缓缓抬起头,双眼中发出一道精光,“给我详细说说!有啥说啥,你如实汇报就行,不要掺杂个人感情。”

“嗯。”

小马跟了单主任多年。

他是主任从自个儿老家亲戚里,精心挑选出来的一位很踏实、很能干的年轻后生。

从队伍上一退伍。

小马就一直跟着单主任,在整个陕北转着圈圈的干工作。

他从一开始的单位车队驾驶员,到现在的主任专车专职司机,小马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确实是一位很诚实、从来不在单主任跟前说假话的踏实后生。

因而深得单主任信任。

其实小马不仅仅是单主任的专职司机。

他还是主任的侦查员、情报员,兼单主任偶尔需要宣泄情绪的最佳听众...

驾驶员小马,他已经和单主任相处了很长时间了。

甚至比主任和他自家亲生儿子在一起的时间,都还要长的多!

“在距离主任您吃饭的位置、稍稍远一点的地方,我蹲在那里,混进人堆里吃了一会儿。”

小马开口道,“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这群人,他们今天中午似乎是吃的定量饭。

因为,我看见他们吃完一碗饸烙面之后。

大伙儿都舔舔碗,然后便把各自的碗拿回家去了。

其中没有一个人去找过炊事员,没人要求给自己加面。”

一听小马说的这种情况。

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单主任,哪还会不知道这些人,为啥不加面的原因?

——肯定是白家沟大队,提前就告诫过那些社员,中午吃大锅饭的时候,只准吃一碗呗!

要不然。

以陕北农村这些人的饭量,一顿干进去10个拳头大的馍馍、一次吃上个3、5米碗饸烙面?

那真还不是什么稀罕事!

别说听来的传闻了。

就连单主任,他自个儿都亲眼见过一回:有位干巴巴的陕北老汉,他和别人打赌。

赌这个老汉,到底能吃进去多少煮鸡蛋?

结果这老汉,一口气足足干掉了32颗!

就这?

老汉居然说,他还能整点...

最后要不是因为与老汉打赌那个年轻干部,他担心出事、怕把老头给活活胀死了的话...

估计吃煮鸡蛋的记录,还得改写。

白家沟水利工地上的劳动强度,到底有多大?单主任又不是没亲眼见过。

干那么重的活,乡亲们却只吃一碗...

其中的原因,还用猜吗?

忍着眼眶的酸涩,单主任摆摆手,“继续往下说。”

“嗯。”

“通过观察,我发现:今天中午,能进入白家沟大队院子吃饭的那些老乡。

他们在生产队里地位,似乎要高一些,他们碗里的饭,至少还是饸烙面。”

小马一五一十向主任汇报:

“等到我走到大队部院子外面,当时看见有不少...

不管是从衣着方面、还是气色方面,都比其院子里的人,还要差很多的老乡。

正蹲在外面的墙根下,石轱辘上吃饭...唉!”

听到这里。

单主任的眉头,不经意一皱,“不要带个人观感,你只管汇报当时的所见所闻就行!”

“噢,对不起啊主任。”

小马单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抬起,用袖口轻轻擦了擦眼睛...

“蹲在院外墙根下吃饭的那些乡亲,他们的碗里,表皮上有几根杂叶面。”

而下面...全是,全是...”

终究还是没忍住!

小马的眼泪,大滴大滴的往下滚落。

“他们碗里下半部分,全是用麸皮、红薯粉,还有...还有,柳芽做成的...面糊糊!”

听小马这么一说,单主任不由大吃一惊!

“哦?白家沟大队缺粮的程度,竟然已经这么严重了?”

每年开春的时候不要说陕北了,估计别的很多地方,农村普遍都会有点缺粮。

这就是所谓的‘熬春荒’了。

每年春天的时候。

广大农村有那么一点点缺粮,这属于普遍情况,不意外。

但白家沟的情况,已经远远超出了单主任的预料!

一时间。

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而驾驶员小马,则继续哽咽着汇报他在白家沟的所见所闻,“当时,我拿着碗走到院外。

那些乡亲们看见我过来了,个个都不敢往嘴里扒拉饭食。

我猜,他们是怕把面上的杂叶面吃掉了之后,会露馅...”

小马长长的叹口气,“直到有个小孩子,他扑到他大怀里的时候,不小心把搪瓷碗给打翻了,所以...”

“嗯,我知道了。”

单主任伸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没说话。

车里陷入一片沉默。

白家沟大队今天中午,让全体社员免费到大队部吃饭。

表面上看起来。

大家同吃同劳动的,挺好。

但原来却是如同一块石子、被扔进无定河激起的涟漪一样:那是分层次、分了圈子的!

——位于最里面的那圈人,无疑是吃的最好的。

周边稍稍次点。

越是往外面,人们吃的东西就越差!

了解到了事实真相的单主任,直到此时才恍然大悟:难怪!

先前。

在白家沟大队院子里吃饭的时候。

记得当时,自己站在熬制羊肉臊子的那口大铁锅前,看了一会儿。

然后往旁边挪,正准备去远处的锅灶上看看...

可无论单主任往左走、还是往右。

反正总有人堵在那里,乱糟糟的一大堆,这些人看似漫不经心,原来实则是,别有目的!

有他们在,就使得单主任实在是没法往旁边走。

然后大家再被凌文亮一催促,盛情邀请领导们赶紧落座吃饭。

这就导致整个真相,就被这么轻易掩埋住了...

其实。

今天一大早,单主任刚到白家沟大队,就已经看出来了一点当地缺粮的苗头:

因为在白家沟的地界上。

只要是向阳一面那些柳树上的嫩枝芽,全都是光秃秃的!

不用说。

这些刚刚吐露出来的嫩芽,肯定是被社员们,提前给薅的干干净净了呗!

别的生产队那些社员,他们到了开春的时候也会去薅嫩柳芽、槐花回去。

以便掺到饭里吃。

但绝对没有哪个生产队,会像白家沟大队那样,将只有半截指头长的柳枝,给薅的一干二净!

以至于无论走到哪,都见不到一点点嫩叶...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